洛阳铲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61|回复: 10

秦始皇陵核心部位到底藏了什么?能不能挖?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3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2-11-28 16:25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中国有句古话叫视死如生,说人死后在阴间应过着和阳间一样的生活。
尤其是古代帝王们,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,喜欢将陵墓修建成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。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便是最典型的代表,从他上位的第一天起,就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,最多的一次征集了73万人,耗时39年。所以秦始皇陵墓是历代帝王中耗时最长、修建规模最大的陵墓之一。
据探测,整个陵园的范围相当于78个故宫,而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地表深处37米的地方,其规模相当于五个国际足球场。国内外考古专家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到,下面很可能是一个倒金字塔形状的巨大建筑,底部为正方形,长宽为500乘500米,一共有九层,有九五之分之意,所以这个倒金字塔的最底部可能是秦始皇的墓室,中间是秦始皇的棺椁。司马迁留下了一句下铜而治椁的记录,说明秦始皇的棺椁是用青铜打造的。至于皇陵内部里究竟有什么,没有人清楚,但我们能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窥见一二。
在秦始皇的陵墓中,奇珍异宝自然是少不了,在史记里铭文记载的就有金银珠玉、翡翠的鸟兽、树木,全由金银珠宝雕刻而成,极大程度的还原了人间世界。从奇器珍怪西藏满这一句中可以知道,秦始皇陵内部的珍珠美玉和藏品堆满了整个地宫。
上世纪80年代末,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,车马造型之精美,举世罕见,此外还有木质的玉冠俑和车马。值得一提的是,车马是由金银铜铸造而成的。 地宫外的随葬品都如此精美,地宫内随葬品的精致就可想而知了。那句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指的则是用珍珠宝石做成的日月星辰,可能是完整的28星宿图象征天文,以水银在地下模拟长江、黄河,象征山川地理。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,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望天文,俯察地理,统治着这里的一切。
经现代先进方法测试和推算,墓穴内水银藏量为100吨左右。这么多的水银需要116吨才提炼而成。这100吨水银还要由精心设计的机械搅动着,使之奔流不息,以便让墓内弥漫着高浓度的汞蒸气,这样既能使尸体和陪葬品长久保持不腐,还能毒死进入地宫的盗墓者。
这么多的水银从哪儿来的呢? 据史料记载,有个巴蜀寡妇的家里世代开办汞矿,她的汞矿是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矿床,其藏量列全国第三位。秦始皇帝宫内的水银大部分就来自这个寡妇的汞矿。在史记里还提到了人高的灯烛,指的是用精的纸膏,也就是精油制成的蜡烛,每立方米的精油可以燃烧5000天。它的耗油少、燃点低、不易灭的特性使它的功能可以媲美长明灯。
按现代科学来看,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,让这些蜡烛永不熄灭肯定是办不到的,但秦陵帝宫内的蜡烛有没有熄灭就不清楚了。地宫里有如此多的珍宝和藏品,免不了被盗墓贼光临,秦始皇也预料到了这一点,倾尽全国能工巧匠,安装了许多能自动发射的暗箭。如果记载属实的话,秦始皇陵地宫内的暗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,有专家推算出弓弩的射程为831.6米,张力则超过了738公斤,如果这样的弓弩一个个连接起来发射,箭矢如雨,试问谁还敢轻易闯入呢?
为了不让修陵的工匠泄露地宫的秘密,完工后所有工匠全被斩杀,所以秦陵机关无人知晓,如果贸然打开,后果不堪设想。 除了史记中有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记载,民间传说也把地宫描绘的有声有色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又抢了回来,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,让工匠将他雕琢为玺,于是这块传国玉玺成了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。
相传秦始皇打造了真假两块玉玺,假的一直流传了下去,最后不知所踪。 而真的那一块就放在他的棺椁之中。其实秦始皇能把山川河流、日月星辰都带入陵墓里,那么他将传过的玉玺放进棺椁之中也不奇怪,因为有了玉玺,就有了正统皇帝的地位,秦始皇才可以继续用灵魂统治地下王国。
据记载,楚霸王项羽入关后,曾动用30万人盗掘秦陵,走的时候盗走了许多珍宝。在他们挖掘过程中,有一只金燕突然从墓中飞出,之后一直朝南飞去。几百年后,有一位三国太守见到了这只金燕。关于金燕的传说,在司马迁和班固的笔下也能找到痕迹,他们都留下了文字。至于说金燕制作精巧,而且还能飞,这也是有可能的,因为在春秋时期,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引,不仅能飞到天空,还能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。不过一个金属物体要像风筝和氢气球那样在空中飞翔,如果没有机械动力,单靠自然界风力,不要说空中飞行,恐怕连起飞都成问题。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经验,那么金燕进入地宫之后,会不停的自动飞翔,一直在地宫内飞行1000多个日日夜夜,直到项羽命人挖秦岭又重见天日。
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,那么金燕的控制与指挥系统就连今天的科技也望尘莫及。传说中秦陵不仅有飞燕之名,还暗藏九层妖塔。九层妖塔虽是小说之言,但并非空穴来风。老子的传世作品道德经中用建筑来比喻哲学,有九层之台,始于垒土之说。可见在春秋末期就有九层之台建筑了。秦陵地宫正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倒金字塔,这似乎暗合了九层妖塔之说。
秦始皇是个怪人,他在地宫修建30多米高的地下世界。 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可以继续统治另一个王国,目前我们所知道的秦岭地宫和九层妖塔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神秘又危险。那么在许多小说迷眼中的九层妖塔与秦始皇陵又有多少关联呢?其实,无论是司马迁笔下的,还是民间传说中的秦始皇陵,真实性都有待考究。
要想知道秦始皇陵内部到底有什么,把皇陵挖开看一看,一切就真相大白了。然而事实却是,一直以来考古界没有任何人去挖过秦始皇陵。
那么秦始皇陵到底能不能挖呢? 史记里提到了皇陵地宫里设置了许多机关来防止外人入侵,那些藏在暗处的机关有多危险没有人清楚。而且地宫里还有100多吨的水银,万一处理不好,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文物会受到损害,周边的居民也会受到牵连。
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了一笔经济账,他说,如果打开秦始皇陵,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人民币。但他没有考虑到打开秦陵所需的人力、物力以及耗费的时间和金钱。秦皇陵占地面积56.25平方公里,曾经有人计算过,如果非要挖,至少要40年,这个浩大的工程注定要几代人才能完成,挖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够发现有价值的文物,所以没有人敢轻易揽下这个活。
最重要的是,埋于地下2000多年的文物,下葬后的最初几年经历了氧化和腐败,若贸然打开文物,受到湿度、温度以及外界震动的影响,肯定会对他们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在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发掘中,考古学家亲眼看到千年仙桃转眼化成一滩水。兵马俑在刚出土时,陶俑表面其实还留有红、黑、蓝、紫色的彩绘生漆,但由于暴露在空气中,这些陶俑在15秒后立即发生氧化,四分钟内脱水剥落,变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灰土子。也就是说,现在技术上不过关,就算费尽心思挖开了,也无法很好地保护陵墓里的文物。现在挖秦始皇陵等同于毁掉陵墓。
其实不仅仅有资金和技术问题,现在不挖帝王陵,还有一个是出于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。秦始皇即使是个暴君,但他确实也是个创造历史的千古一帝,是我们的老祖宗,我们不应该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去挖祖宗的坟墓。
在20世纪中后期,考古界达成了国际共识,尽量不主动发掘,都一致认为短时间内没必要挖,也不能挖。最好的情况是,在未来的某天,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,无需挖掘破坏,就能探索秦始皇陵内部。那时,我们也许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始皇帝陵寝究竟是怎样的,就知道司马迁笔下的皇陵是否真实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7

帖子

7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75
发表于 2022-11-28 17:13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鼎力支持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0

帖子

8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0
发表于 2023-1-8 19:03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帖要回,回帖才健康,在踩踩,楼主辛苦了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3

帖子

66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66
发表于 2023-1-24 06:0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沙发位出租,有意请联系电话:13838384381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2

帖子

84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4
发表于 2023-2-6 20:32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?兄弟们等着围观捏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49

帖子

9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9
发表于 2023-3-5 12:5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6

帖子

9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2
发表于 2023-3-13 14:54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OMG!介是啥东东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5

帖子

9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0
发表于 2023-3-29 07:01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在这里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8

帖子

96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96
发表于 2023-4-23 00:29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人,此事必有蹊跷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44

帖子

8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89
发表于 2023-9-11 23:0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,赞一个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洛阳铲

GMT+8, 2025-4-8 17:47 , Processed in 0.39793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